
這原本是一個摔成兩瓣的紫砂壺蓋,被我兒子成功修復了。兒子本科和研究生都讀的是“陶瓷與藝術”,修復一個茶壺已不是難題。
今年六月他即將畢業了,新學期將在一所學校實習。不過他自信滿滿地說他若不去教書,靠他的技能也能生活。
兒子的話讓我感慨萬千,不禁讓我想起了我的母親。
30年前母親退休那年,正逢教育體制大改革,所有民辦教師一律轉成公辦老師。那一年以后再沒有民辦和公辦之分,鄉村教師都得到公平公正對待。然而命運多舛,母親恰恰那年年紀到了退休年紀,她只能以民辦教師身份退休 ,這結局對她來說,太不心甘了。
看過劉醒龍小說《鳳凰琴》的***知道,在鄉下,民辦老師想轉為公辦老師是他們一輩子******的夢想。不僅是待遇提高,更重要的一種身份認可。
轉為公辦老師是每一個民辦教師一生的執念。當年全鄉以民辦教師身份退休的只有兩人,我的母親***是其中一個。
沒能進入體制內讓我母親一生都難以釋懷。
這是母親的時代,是屬于她的命運。
如今時代不同了,越來越的大學生再不用心心念念進事業單位考編制了。
我非常感慨我母親這代人和我兒子這代在***業上有如此巨大的不同。
當然首先還是要多讀書,要有本事,你才有選擇機會和無限可能。
我的老師曾說了一段讓我特別印象深刻的話。
他說,任何時候都要讀書,只有讀書才有出路。無論是盛世還是亂世,你多讀書,有文化有本事,生存空間***會更多,你***會比那些不讀書的人更容易活下去并活得更精彩。
其次,我們真的遇到了一個******的時代。
母親的那一代個體命運更多地被時代裹挾。個人選擇的可能性很小。
30年過去了,到了我兒子這一代,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。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富強,國際地位越來越高,我們再不懼怕任何一個國家對我們的影響和制約。
社會越來越多元化,生活有各種機會各種可能。生存不在單一,更不是******。
中戲畢業的papi醬,憑借短視頻迅速走紅,短短幾年***完成了資本積累。
北大畢業的李雪琴一句:“吳亦凡你好,我是李雪琴”從此走向人生******。
她們都畢業于名校,有高學歷,卻沒有走傳統之路進高?;騿挝?,而是另辟蹊徑,走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,雖然一路艱辛,***后還是取得了成功。
年輕人不再執著考公務員進體制內,他們越來越喜歡自主創業自主選擇生活的方式。
這是這個時代******的******。
